飞越疯人院剧情介绍

飞越疯人院

飞越疯人院剧情介绍

免费观看全集
导演:
米洛斯·福尔曼
演员:
杰克·尼科尔森,丹尼·德维托,克里斯托弗·洛伊德,路易丝·弗莱彻,威尔·萨姆森,特德·马克兰德,布拉德·道里夫,斯加特曼·克罗索斯,迈克尔·贝里曼

更新:2024-05-08 16:53

首映:1975-11-19(美国)

年代:1975

时长:133分钟

语言:英语

评分:9.1

观看数:58412

热播指数:601

“飞越疯人院”什么是专制?

几天前一个朋友同我谈及此片,对之极为贬低,称之缺乏逻辑起点,不明白为何评分如此之高。我想到自己还未完整看过此片,只在高一选修课上看过片段,当时觉得不错,但毕竟距今已有8年,印象已大为模糊,故不敢多做讨论,今番特地完整欣赏了一遍。
我的这位朋友显然是位极度重视逻辑和理性的人,在他看来,对于Mcmurphy这样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人渣败类,其行为不值得肯定,包括影片中竭力表现的其在精神病院的种种所为,精神病院内本身和谐有序,却因他的到来而生出无数风波,最终还酿成一起惨剧。最后被施以额叶摘除这样的非人道手术某种意义上已经是合理而又宽大的处理。
显然仅仅从逻辑合理角度去看这部影片是走错了方向,Mcmurphy作为影片主角根本不具备普适代表性,而是影片(小说)作者所创造出的超人,某种层面上其作为精神病院的一名医生与以护士长为代表的院方形成了比照,其所表现的是一种理想主义化的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方法,应当说是为了影片效果而刻意营造的,实际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电影最后的镜头,是酋长砸开窗户后向远方奔跑。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是“I been away a long time”。似乎酋长真的远离了疯人院,似乎人类已摆脱窒息的旧体制,在自由世界里愉快地呼吸。
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一书的前言里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于是人们“用一种非疯癫的冷酷语言相互交流和相互承认。”
在全书的结论中,福柯提到非理性的疯癫催生了大量现代世界的艺术作品,“尼采的疯癫、梵高或阿尔托的疯癫都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自荷尔德林和奈瓦尔的时代起,被疯癫‘征服’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的人数不断增多……”
浮士德博士》里,托马斯·曼也将主人公的音乐作品描绘成是在魔鬼的驱使下诞生的,并把这种非理性的疯癫与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兴盛对应,怀念理性时代的文明。
理性与非理性是人性中固有的两面,当个人的疯癫彻底暴露在群体中,便会损坏秩序。而秩序的压抑,反过来会让所谓的精神疾病变本加厉。
影片中的精神病人们,在护士长的家长式管教下

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就是精神病院,政府和国家象院方一样欺骗、打压着那些拥有独特思想和渴望真正自由的人们。看似的民主,实际上就如同那个护士长承诺的投票一样是一句谎言。最后的手术,就如同一个政党灌输给人们的思想,洗脑成了一个国家统治的手段之一。。当人们的思想不再偏激,某些人的思想不再特例独行的引导那些被蒙蔽的人们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目的就达到了。让所有人认为,我们就该这么逆来顺受,我们就该这么安于现状。但是,当真正有人能打开那扇窗时,我想里面的人最终会明白,原来生活是这样

飞越疯人院》,听名字貌似有点《肖申克的救赎》的感觉,看后才知道两者相差太远了。
我印象中的疯子差不多都是衣衫褴褛,头发很长并不清洁,行为怪异,经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对于疯子人们一般都是以一种鄙夷的态度对待,觉得很不可理喻,从而敬而远之,但其实我并没有见过真正疯的人。
在电影中的疯人院里,体现出的是一种被遮蔽的压制 ,看起来气氛甚至似乎是和谐的,光线是柔和的,吃药治疗时放着轻柔的音乐,病人有着充分的自由在医院里活动,可以打牌可以抽烟,甚至表现好的人有机会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出去。但是只有麦克默菲可以轻易地击中看似完美的疯人静谧世界中的脆弱,一开始,他就要求把音乐声减弱,而不是象其他人那样乖乖地在音乐下吞咽无名的药丸,对秩序完整、封闭的疯人院来说,麦克默菲是一个意外的闯入者,而麦克默菲也并非刻意地去反叛,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出于天性,他的无拘无束的个性必然与严谨的压制格格不入。所以,在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麦克的结局都是残酷的。
电影真得很残酷,麦克从一个正常的人变成一个彻底的白痴

“飞越疯人院”什么是专制?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vschang2018.cn/post/1496.html

好看的推荐

更多
8.32001中国大陆爱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