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禁止我在伊朗长大吗

我在伊朗长大

伊朗禁止我在伊朗长大吗

高清在线免费观看
导演:
文森特·帕兰德
演员:
齐雅拉·马斯楚安尼,达尼埃尔·达里约,凯瑟琳·德纳芙,西蒙·阿布卡瑞安,加布里埃尔·洛普斯·贝尼茨,弗朗索瓦·杰罗斯梅,蒂莉·曼德布洛特,苏菲·艾崔,阿里耶·埃尔马莱

更新:2024-05-07 03:25

首映:2007-05-23(戛纳电影节) / 2007-06-27(法国) / 2007-12-25(美国)

年代:2007

时长:96分钟 / 89分

语言:法语,英语,德语,波

评分:8.7

观看数:44464

热播指数:236

来源网:蝴蝶影院

我在伊朗长大:我要你成为自由的人

彩色部分的配色不太喜欢,但黑白的特别好看,革命的大背景画的很好,转场处理都很有趣,一开始小时候的Marjane跑出来把观众带进了回忆。人物神态处理的也很好,喜是喜悲是悲,黑白背景的层次感很强,不混乱,笔触孩子气但是显得很高级。
幼年时期和上帝对话好可爱哦。青少年时期开始听西方的音乐也很有趣,拿着羽毛球拍当吉他,以及一个开明的家庭环境真的很重要。。
“Under our new government, we no longer have political prisoners. We have paid a high price for our liberty.”

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是有原因的。
首先,它们都关于成长,都可以被归入到成长电影的行列。
其次,它们的风格以及叙述主体也都很相似。即,都是以一个不可复制的时代为舞台,记录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前者是伊朗暴乱,后者是文革。这都是些动荡飘摇的年代,那是大多数人甚至一个民族暗无天日的煎熬。而对于少年,成长本身便是一个扑朔迷离让人心生好奇与恐惧的黑洞。有趣的是,当它们结合起来的时候,竟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神奇效果。成长的无畏无知反射了时代的混乱动荡,时代的疯狂飘摇又加剧了成长的惶惑无着。这是一种相互的烘衬,在一个狂傲不羁的少年眼中,切肤的痛苦化作无关紧要的遗憾,千万抑或上亿人的呻吟只透过家人的长吁短叹得以不痛不痒地表达,这深刻的讽刺,看似蜻蜓点水,却帧帧入“目”三分。这样的电影,构图简单、台词鲜亮,却是那样深刻的痛苦。
当然,它们也有显著的差别。
我在伊朗长大》这部电影,全片都是以伊朗的国家形式作为电影的线索,时间跨越很大,可以说完整地讲述了近几十年来,一个伊朗女孩子成长的故事

试试一个思维实验:说到伊朗电影,你会“期待”什么?叙利亚电影呢?印度电影?越南电影?墨西哥电影?
第二个实验:如果实际情况是——印度电影是关于商战,墨西哥电影关于青葱校园,叙利亚电影是武打,越南电影是纯爱....这个电影你会看吗?
现在应该能够理解,在海外获奖的中国电影为什么都类似,而国内的卖座电影又是一类。
在我另一篇文章《人为什么会感觉一个作品好》里的理论,“好”是作品能力和观众接受门槛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一个新的理论——观众的认知是有预设的,就可以解释以上的现象。


文明的阵痛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宗教绝无强迫。
——《古兰经》(第二章第256小节
浓郁的波斯细密画美感、舒缓的中东音乐,黑白动画片《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一个伊朗女孩的成长史。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的成长经历,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人民起义、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由此这部玛赞·莎塔碧的自传体漫画电影承担起它几乎无法承受的文明阵痛。
这是一部政治片或文艺片,轻松的漫画形式已盛不住那沉重的内核,以致作者不得不在影片中穿插这样一些话来鼓舞起观众的勇气:“是恐惧让我们失去了信心,我们要勇于面对”。观看这部外国影片,我竟丝毫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片中那些只有十四五岁的年轻纠察队员查禁酒的粗暴行为让人联想起中国文革时代红卫兵的打砸抢,二者都以革命之名,不过,一个是无产阶级大革命,一个是伊斯兰革命。
据说片中的画面是玛赞一笔笔手工画出来的,在电脑时代,这让人惊奇。更有意思的是,画家当属伊朗人中的异议分子,笔下的画面却那么传统

我是一个很肤浅的人,看新闻只看娱乐新闻,报纸只翻娱乐版,告诉我今年国家出台了什么新政策国际发生了什么新问题不如告诉我今天猪肉价几许来的实在.机缘巧合的看了这部电影,感悟到战争很残酷,政治很铁血,故事很真实,越是如此,我们越要用轻松的心态来欣赏这部电影.很少看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动画,不仅仅是一部动画,动画只是形式,表现了一段很严肃的历史.从政治盲的角度看这部电影,总结出这么几点:
一 人人都想当皇帝,只是缺个借口或者缺个条件.只要某个人或者某个国家给一个借口,有实力的人攀着借口爬上去,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二 Communist曾经真的是一种信仰,Communist Party曾经真的是一类信仰至上的人,都流着执着的血液.(不能多说,怕被河蟹)
三 所有国家的小孩对待反对者的方式都一样,至少Marjane跟潘冬子一样,扔石头,爆轮胎之类的.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所有的孩子在孩童时的思维方式都没有什么差别,那为什么当成年后,行为方式差这么多呢?所以环境和经历真重要.

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结尾时 再次出来那段关于茉莉花的对话 我在想 这是玛赞奶奶说的呢 还是玛赞自己做了奶奶后跟孙女说的话?
然后继续看影评 果然涉及政治的东西都会受到来自对立的两方不同的评价 那么我只好从艺术的角度客观地说 它的画面简约清晰 很美 我喜欢

我在伊朗长大:我要你成为自由的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vschang2018.cn/post/11345.html

线路F1

好看的推荐

更多
6.52019中国大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