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

年代:1996 

首映:1996-05-03(戛纳电影节) / 1996-07-05(丹麦)

时长:159分钟

语言:英语

观看量:16842

热播指数:188

豆瓣:8.1

更新:2024-05-01 20:15

剧情:
20世纪70年代,在苏格兰,贝丝(艾米丽·沃森饰),一个有点神经质的女人,不顾宗教限制,嫁给了石油工人亚恩(Stellan Skarsgård)。爱的生命并不长,阿恩在一次石油作业中受了重伤,瘫痪了。贝丝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欲望造成了这场悲剧。为了唤醒丈夫的活力,贝丝戏弄了不同的男人,并与他们发生了性关系,这样阿恩的病情就可以被欲望的力量所征服。她丈夫的病情出乎意料地好转了,但村里的每个人都对贝丝投以轻蔑的目光,她也被送往精神病院。为爱而牺牲的信念在贝丝心中强烈燃烧,再次迫使她陷入绝望。
展开
线路F1

图集

  • 破浪 图1
  • 破浪 图2
  • 破浪 图3
  • 破浪 图4
  • 破浪 图5
  • 破浪 图6
  • 破浪 图7
  • 破浪 图8
  • 破浪 图9
  • 破浪 图10

蝴蝶影评人

“破浪”大师级!死者的死因是善良

“你有什么特长?”“我的特长是,相信。”相信,最普通的词语,有时付出的代价却不可估量。最近很迷惑,怀疑爱情,质疑婚姻制。本没有什么终身不渝,不过是多巴胺的分泌,何来长长久久,依靠什么维系长达一生的相处?答案是信任,虽然那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可爱可怜、有些神经质的女子,为了丈夫一个用意深远的请求,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是救赎之路。人凭借信任可以走到哪里,而所谓救赎的宗教又给了相信的人什么,影片的解读是独到而深刻的。贝丝满身是血,躺在病床上迎接死亡时,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现实的一切将她删除,将她除名,被所生活得环境和人完全的抛弃。即使为爱情能牺牲一切的贝丝到头来还是要被所生活的环境束缚,改变我们的可能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概念和事件,而是习惯的观念和生活,根深蒂固到几乎刻进了我们的灵魂。
信仰的力量如此强大,能让一个脆弱而神经质的女子不顾一切。看着贝丝在公交车上为陌生人服务,看着贝丝在船上被船员蹂躏,自己内心都在颤抖

我喜欢神经质,喜欢专注沉迷的眼神,不由自主抽抽的动作,苍白憔悴的脸,凌乱暗淡的头发,颓废嘶哑的或者尖锐刻薄的声音……那就像重塑雕像权利的男主唱的风格,象37度2贝蒂的表情,象荡女姬卡的声音,还有艾米莉沃特森的脸和眼睛……
艾米莉沃特森有一双摄人心魄的眼睛,澄澈并且明亮,看东西的时候,好像整个人被抓住一样的专注。还有一张苍白瘦削的脸,嘴角经常神经性的抽动,往下撇,和眼睛一起,把整个心都写在脸上。她第一个出场的镜头,向人请求她的婚姻获得准许,她带着羞怯又幸福的表情,眼神闪躲,但是异常光亮,就像一个小孩子藏了一整袋子巧克力在怀里。她和杨新婚的晚上,两个人在床上,杨脱光了衣服露出阳具,她略微惊奇,紧张,害羞而又好奇的看着。杨捉她的手放在上面,她轻轻的碰触,然后迸发出神经质的大笑,最后笑倒在床上。还有杨结束蜜月,行将离开的送别场面,艾米莉站在一旁,拼命的抽动嘴角,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眼神里面流露出来强烈的悲伤和不舍,终于飞快地跑开,去拿铁棒子锤墙……她的悲伤和欢喜都那么纯粹

说起爱情和爱情电影,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西方银幕上的故事,《西雅图不眠夜》的浪漫,《人鬼情未了》的痴缠,《新桥恋人》的绚丽,以及《英国病人》的伤感,东方情调的也有《情书》的隽永淡雅,《胭脂扣》的人鬼殊途,这些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和爱情回忆中。无论哪个国家,无论结果如何,镜头下的爱情总是色彩绚烂,光影华美,能够激发人们心底最浪漫美好的想象,在虚拟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刻骨铭心、温馨动人的爱情,然后走回现实中来,投入自己已是发白的黑白相片般平凡的恋爱和婚姻围城之中。
世事沧桑,人潮汹涌,相信爱情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乏味庸常的现实生活和多姿多彩的银幕爱情,使爱情的信仰者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个悖论,桔红的温暖和粉色的浪漫究竟只存在于虚幻的光影世界,越多的美丽色泽和感人画面,越反衬出这种爱的虚拟性质,即便不虚伪,起码也遥不可及;如果身边有爱,那绝不是电影中的样子,在大多数情形下,它呈现的是电影不愿表现的苍白和平庸。
我们在电影中享受爱情,看见的只是爱的影子,自己正经历和彼此付出的爱,因为太平凡

在一个非常容易制造感动的年代——并不是说没有值得感动的故事,而是呈现在你我面前太多的感动,让人觉得刻意、拙劣和低级。有些电影或是电视,总是从画面里散发出铜臭的气味,总是会漏出商业的马脚。也许这样的东西也能挣取眼泪,可却很难进入你的灵魂。没有触痛灵魂的感动,既廉价,又可耻。
只有像破浪这样的影片,把一个人用生命去守护的价值一点点撕碎给你看,即便是天国的钟声响起,给影片的结尾一丝暖意和安慰,也难以释怀久久的痛楚。当医生不能理解贝丝,嘲讽的问她:你有什么才能时;贝丝天真的说,我会相信(i can belive)。贝丝的疯狂扰乱了教会的规范,他们以神的名义遗弃了她。而贝丝却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能爱一句话,你们怎么能爱一句话。为了给丈夫生存的意志,这个女人从怀疑到信仰,从信仰到死亡,被社会遗弃她,并没有被神所遗弃。中国历史传统里没有基督教文明,很难真正理解诸如祈祷、天国的力量,可我是愿意相信,丈夫是被妻子救活的。
鲁迅曾经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破浪而出

請不要認為本片弘揚了某種愛情觀──
愛情無需定義,冷暖自知。
只須看看女主角bess【冲破】的到底是什麼。。。
性道德、宗教、家庭、社會輿論。
進一步說,她沖破了死亡的威脅──地上的、天上的。
以母親、姐姐、醫生、牧師、法官、流氓、嫖客、野孩子、還有陌生人組建起來的【規范】社會,宣判了她死刑,【發配】她入地獄。
然而她為誰而活呢?她的愛人。
她是否因此而死了?
我曾經問過一個人:【如果全世界都拋棄我了,你還會相信我麼?】
她回答:【這時候,你也拋棄了整個世界。】
我還是要回到orwell的這句話:
【being in a minority does not make you mad. there is truth and there is untruth. if you clung to the truth even against the whole world, you are not mad.】
女主角不也被醫學鑒定為【精神病】麼?
那裡是被強權政府定為反動分子的自由人,
這裡是被社會【潛規則】宣判死亡的異端。
我想,死亡是必然的結果──民主的力量確實是強大的。
她的軀體毫無疑問是被謀殺的,

10/28重看,想得多了却不如第一遍让人惊叹。八篇章,从Bess的婚礼到葬礼,精神与肉体逐步瓦解的过程。每一篇章都断崖式地跳转并附上乐曲过渡,一页页翻开一篇小说一般,颗粒感让关于Bess的一切都有了不粉饰的璞真。
在婚礼上,男们掰手腕喝酒捏碎杯子,男性的力量在那时那地意味着什么就已经为后续埋下了种子。社会与教会的操综和压迫在这个小村已孕育为了成熟的体系。
片子总旁敲侧击地说她疯过病过,她的眼神也总癫狂地天真,她为她纯粹的信仰而疯,从此以“寄生”的形式活在世上,寄生于日复一日的祈祷

“破浪”大师级!死者的死因是善良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vschang2018.cn/post/13354.html

展开

蝴蝶精选

祖与占
8.41962年法国剧情
对她说
8.52002年西班牙TOP250
卡比利亚之夜
9.11957年意大利剧情
坏血
8.21986年法国剧情
大路
8.91954年意大利剧情
德州巴黎
8.61984年美国剧情
新桥恋人
8.21991年法国剧情
蚀
8.41962年意大利剧情

热点推荐

排行榜
8.62023日本真人秀片

为你推荐